毕业思
赵晟宇 化学化工学院
乙未初秋入金陵,胸中常忆故园情 ,
独在异乡无相伴,佳节黯然叹零丁 。
无言漫步清宵处,落叶飘飘风肃肃 ,
忽见丛中郁金黄,野菊昂然绽霜露 。
乃叹东篱旧所言,悠然气定复神闲 ,
野菊尚自傲风寒,七尺男儿岂可堪?
遂作昂首信步游,不觉移步校史楼 ,
时锁眉头长喟叹,观罢始知史悠悠 。
央大盛名负百年,数经风雨亦无言 ,
为教孺子勤低首,茹苦含辛誉满园 。
三江师范肇洪昌,央大威名四海扬 ,
历尽辛苦南大铸,金陵学堂功亦彰 。
首开女禁思潮漾,农林艺体惟首创 ,
真理实践何辩为 ,三三教改领风尚 。
北大楼上藤常春,南钟楼外木千轮 ,
思善堂里长思善,星云楼前观星云 。
嶙壁朱穹焰熊熊 ,书逾九万气如虹 ,
园中广厦诚绮丽,仍见四时景融融 。
园中桃花破珠蕾,庭前玉兰吐芳蕊 ,
似锦红樱绽春光,含露百合柔似水 。
盈盈荷花风前摇,悠悠野凫雨中遨,
丹桂暗香满园飘,玉盘银辉万里遥 。
傲骨寒梅笑风雪,便无琼花亦足悦 ,
此中风致美已极,更兼园丁呕心血 。
风雨兼程两甲子,长师殷勤植桑梓 ,
弘一校歌传千秋,竺老微言诫学子 。
经略科研铸佳绩,勤恳执教育桃李 ,
一片丹心筑杏坛,风骨德范世所稀 。
自此豁然茅塞开,身在此园何徘徊 ,
不立四海凌云志,九天星月凭谁摘 。
男儿志在千里行,当扬央大天下名 ,
嚼得菜根成大事,诚朴雄伟重敦行 。
应洒汗水健体魄,遨游书海多斩获 ,
日省吾身俭养德,科创争先果硕硕 。
而今将赴美利坚,家国之情愈绵绵 ,
却念母校深寄望,自当奋身勇无前 。
吾辈学子气方刚,慨然应作社稷匡 ,
不畏艰险满前路,披荆斩棘振国邦!
你的毕业歌单
张泽伟 化学化工学院
亲爱的南京大学用户:
你已累计在南京大学生活四年,即将离开母校。
这里为你送上你最爱的毕业歌单。
2015年9月,炎炎夏末,你听了一首《菊次郎的夏天》,拉着行李箱走进了这所学校。明快的节奏伴随着你憧憬的步伐,流转的音符驱散了夏日的火热。新的梦想启程于蝉鸣流水之时,新的际遇,如同一展画卷,挥洒自如,墨色盎然。你渴望在这样一所名校遇见自己的价值,你渴望获得新的蜕变,新的成长。
2015年12月,天渐渐冷了。南方的冬季果然如侃侃的《南方的冬天》一样不是很冷,却令人感受到阴寒的不安。你坐在教室的窗棂前,暂时放下手中复习的课本,望着窗外灰暗的天空,开始回忆家乡的冬天。那边应该是银装素裹,白雪飘落的景象吧?你渐渐明白了乡愁那苦涩温暖的味道,像一杯蒸腾热气的咖啡,余味悠长。
2016年3月,新学期伊始。一首《Dream it possible》让你提起了精神。回想起初到校园对于各种事务的陌生,回想起自己的不足,你下定决心,要努力学习,学会掌控自己的生活,变得强大、变得成熟起来,成为更好的自己。
2016年4月,你偶然参与了其他院系课程的学习,你似乎对它更感兴趣。你突然开始思考自己选择的专业是否正确。你咨询了很多人,又遭遇了很多困难,这时候的你,陷入了抉择的迷茫时期。你喜欢在深夜听《somewhere》这首钢琴曲,在那曲折回旋的旋律中询问自己的心。沉重的音符在心脏跃动中陪伴你度过失眠的夜晚,你像是迷失方向的旅人,渴望一位向导为你指点正确的道路。
2016年6月,在历经了两个多月的迷茫期,历经各种探索的征程,你终于明白了最适合自己的道路。在这段时间里,你最喜欢听的那首歌,是《最初的梦想》。“如果梦想不曾坠入悬崖千钧一发,又怎会懂得,执着的人拥有隐形翅膀?“你开始明白,执着与勇敢是一笔取之不竭的财富。沿着自己选择的路一直向下走,就算遇到艰险,也永远比放弃的遗憾更为珍贵。
2016年9月,你迈入了大二。忙碌成为了你的主基调。课业的负担让竞争变得激烈,奋斗的时刻总伴随着孤独。每个前往图书馆学习的夜晚,陪伴你在夜色中回到寝室的那首歌,是《天黑黑》。简单的前奏仿佛勾起了你童年的记忆,你怀念过去单纯美好的小幸福,那是一种看看电视、吃吃零食就能化解烦恼忧愁的纯粹。在静谧的秋夜,轻灵的歌声像是一片羽毛落在心口,让你奋斗的疲惫得到慰藉。
2017年6月,时间过的很快。大二像是从指尖溜走的松鼠,在不经意间就消失于盛夏那一片花海。两年的相伴,让你越来越了解这座大学。图书馆,火立方,大活……那些建筑都是你熟悉的模样,它们失去了开始时的新鲜感,与之相代的,是一种亲切的认知。就像是你最喜欢的那一首《成都》,走遍大学里的每个角落,直到所有灯火熄灭,万籁俱寂,浮沉的心也收获了真正的宁静。这种认知,让你彻底融入了南京大学,并把它当作了自己的第二个家。卸下陌生时的紧张与戒备,在校园里,你收获了轻松与自由。
2017年9月,大三如期而至。这是一个令人懊恼的时期。成绩带来的影响让你猝不及防,你开始为自己的未来而担忧,又不得不为自己初来乍到的迷茫所导致的那不令人满意的成绩而埋单。在这段时间,你喜欢听《夜空中最亮的星》。你总是期望自己是黑夜中一颗独特出彩的星,但夜幕的云层遮蔽了星光,让你找不到属于自己的那一束光亮。你祈祷自己能够拥有一颗透明的心灵,来解决一切的烦恼和忧愁。正如歌词所写,那仰望的人,内心必然要承受孤独和叹息。
2018年6月,大三结束了。一切尘埃落定,你找到了自己的未来。感谢世界没有抛弃你,它还是给你留下了一条不错的道路。虽然你时常因他人的美好前程而感到羡慕,但你的心已然平静了下来,无关悲喜,不染尘埃。感谢一首《平凡之路》,你没有历经歌曲中的沧桑,却意外地在其中得到了情感的共鸣。过去的时间无法追回,你突然开始明白渺沧海之一粟的真正哲理。追寻梦想的人,并不是什么伟大史诗的勇者,而是坚持信念的平凡之人。一颗冷静淡泊的心绝不是一汪死水,而是一杯清茶,只有真正品尝的人才能明白其中的苦涩和清香。你,真的成熟了许多。
后来,完成毕业论文的大四,时光缓慢沉淀的大四,在你沉静的心中慢慢向前。
你开始思考,我这四年都做了些什么呢?时间怎么会这样快?
你不舍得与自己的舍友分别,喜欢听《房间》这首歌品味离愁,你懊悔自己没有变得更加出色,时常听《空空如也》来嗟叹自己浪费的时光;你叹息自己没有勇气主动追求一个暗恋的人,甚至可能你连一个暗恋的人都没有,也没有喜欢你的人。于是在落寞时,你喜欢听一首《一直很安静》,来遗憾自己逐渐消散的青春。
但,无论如何,一切都已经过去了。像是一场惊醒的、甜美又酸涩的梦。
最近,你最喜欢听的歌是皇后乐队的《Bohemian Rhapsody》。
“Is this the real life? Is this just fantasy? Caught in a landslide,No escape from reality.“
深沉的咏叹调里,你找到了自己五味杂陈的心情。人生如梦,梦醒时分。既困于山崩,亦囚于真实。人生是一场与自己的博弈,但愿彼时忆起这四年的时光,能如同绽放的紫荆,绚丽精彩,不负韶华。
只属于你的毕业歌单
愿你岁月安好
2019年9月
关于四季的回忆
黄博文 物理学院
刚上大学时,宿舍的夜聊话题常常是关于高中的一些记忆,那时和舍友互相调侃说,喜欢回忆是开始衰老的象征。后来从某个时间节点开始,大家的话题逐渐变成了关于未来和前途,生活的大部分精力留给了向前奔跑;只有在某些瞬间,思绪无意中走上了分叉的时间线,那些过去的画面才会带着一层薄薄的雾气浮现,如同一场记忆深刻的电影在脑海中重放一般,那耳边的声音,鼻中的气息,心中的感受是如此真实。
关于春天,银幕上的场景是清晨的仙林校区教学楼。大一时我还是一个会积极参加英语俱乐部晨读活动的优秀青年,春日的空气中还带着冬天残留的凛冽之风,但太阳已逐步开始显现它的威力,透过思善堂的落地玻璃窗,在灰色的地砖上留下一层橙黄色的光。毛主席有诗云“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大概能形容我刚进入大学时的心态——虽不是拥有天选之才,但也自诩带着高考精英的光环,胸中有一股奋斗的冲劲。我早早地定下了出国留学的目标(虽然此目标如今已羞于出口了),开始学习托福,开始加入学生会,开始参加晨读等社团活动;随着春天一步步地前进,青年便像是威力渐强的太阳冉冉升起。如果这画面有配乐,那一定是节奏强烈的流行摇滚乐,充满鼓舞人的力量。
在教学楼参加晨读
关于夏天,时间节点却是在1月到2月——当时我通过学校的社团渠道,前往斯里兰卡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海外志愿者之旅。那一个月的旅行有无数美好的回忆可以写:医疗机构中大眼睛的儿童,可以挂在门边享受海风的海边火车,三教融合的科伦坡等等,以至于我至今还将其视为大学生涯中最愉快轻松的一段时间。在那些个暑气渐消的傍晚,我都像是会坐在那个小厨房中,透过阳台望去,是科伦坡层层叠叠的民居以及天边玫瑰色的晚霞,音乐从阳台飘出,逐渐消融在热带的空气中。那时就像是春天经过奋力生长的树木,尽情地享受着夏日傍晚的宁静平和,只道是“少年不识愁滋味”。那画面与背景音乐在记忆中都是轻飘飘的质感,可以优雅地随风飘扬,直上云霄。
斯里兰卡的海边火车
关于秋天,地点在大洋彼岸——17-18学年第二学期我在美国交换,如今看来也是相当折腾了。在度过了大学一半的时间之后才惊觉,自己可能是迷失在那种安逸之中了,离当初定下的目标却已渐行渐远。没有足够高的gpa,也没有亮眼的科研经历,我似乎已经预见到申请季的惨状,却碍于脸面仍不想放弃曾经定下的留学的目标。罗曼罗兰曾说过“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本质之后依然热爱生活。”我还没有到如此深的境界,却也逐渐接受自己只是一个资质平凡的人,也许是配不上当初定下的那些豪言壮语。当天气好时,在校园里就能眺望到某个著名地标,我会沿着路一直走,直到它消失在地平线上。我现在还记得耳机里放的是棱镜乐队的《机场雷雨》,我也记得当时沮丧的心情,心想“以后应该不会选择出国留学了吧”。还好在最艰难的时候,父母始终是站在我背后,给予我支持的人,虽然最终还是不得不带着遗憾回国,并且成为了出国阵线上的一名逃兵,选择保研。但是我妈说“其他都不重要,你快乐最重要”,已经足够让我重拾继续前进的勇气。
在美国参加Coldplay的演唱会
关于冬天,回忆中是有温暖阳光的冬日午后,是透过鼓楼校区林荫大道的枝桠洒下的光斑,是夜晚汉口路冒着热气的夜宵摊点。保研在经历波折后确定了去向,至此才发现之前都是被各种外力推搡着前进,却没有机会停下来仔细思考过自己的职业规划,生活规划。以我的阅历,并不想吹嘘自己领悟到了什么真理,但至少通过这难得的无压力的闲暇时光,我确定了今后研究生阶段所攻读的方向以及职业发展的道路,我会在每个周五下午去重学放弃了多年的画画,我会每天自娱自乐学习一会儿电吉他,想着将街头歌手作为以后的副业......也许算是通过小挫折放下了中二少年拯救世界的“包袱”,和普普通通的自己妥协,但仍保留了一丝小小的幻想。这样的想法就像是冬日里的暖阳,给叶子凋零的树木以希望,毕竟冬天也快过去了,马上又要迎来下一个春天了呢!
仙林的傍晚
关于四季的回忆也许显得有点自私,因为这些都是以我自己的视角来解读,而忽略了每一个过程中相遇相识的人——例如军训时认识的昊霸,即使平时不常联系却在我在美国时打电话开导我,最好地验证了真正的友谊不会随着时间而衰减;例如斯里兰卡之旅中认识的Jane学姐和她男朋友,他们展现出的热爱生活的积极态度改变了我对生活的想法,可以算是我的生活导师;例如在美国时常与其探讨问题的翟兄,他对于目标之坚定,执行力之强,是我不断努力追赶的目标;例如在西北之旅结识的张兄,热情真诚,金牌羽毛球陪练......还有很多,如辅导员,我的室友,同学等等,在NJU的四年,我对每个和我的轨迹产生交集的相遇都心存感激。
如果时间是潮水,那以大学为分界线,在此之前,我是想追逐退潮的少年,在此之后却是想要逃离涨潮的青年——然而这种逃离终归是不可能的,电影终有散场之时,四季却是每年轮回永不停止。在南京大学的这个四季篇章即将翻过,不论欢喜,遗憾,我都十分感谢母校提供的舞台,而那些岁月经历也将化为墨水,让之后书写的一笔一划更坚实有力。
南大毕业生小征文
伊修源 物理学院
有些事在当年就刻骨铭心,有些事在当初不那么起眼,随着记忆渐渐了然于胸。
作为物理学院的本科生,仙林的两年和鼓楼的两年色彩大概都是不一样的。入学军训头几天,第一次离家躺在宿舍床上时,有已经记不清的一瞬间想哭的感觉。那时候,给自己的主要定位是高考的分数,是山东省高考第多少多少名,提起南大,首先是它的学术排名和物院有多少多少个院士。那年杨振宁来南大讲座,我还翘了正课去看。那次物院百年院庆,满足了一个新生极大的心理荣誉需求。
第一个冬天的第一场雪是晚上在宿舍的阳台上看到的,我听到宿舍楼上一片欢呼,推开玻璃门看到一层小雪落在庭院植被上,然后作为温带季风气候区的人开始年年看南方人看雪玩雪堆雪人。登峰造极之作记得有一只水灵水灵的眼睛红晶晶的小雪兔和遍地的NJU我爱你字样。在校会几年,从干事到副部长,写了不少官微推文,做了一些代表校方、面向同学的活动,每次活动我们面对学校的身份是21世纪的C9大学生,面对同学是21世纪的C9大学。我们还有些同学之间热乎热乎的活动,每次都会遇到一群暖的一塌糊涂的各个院系的同学。第一年圣诞节,我是眼羡的得知隔壁素拓部变成圣诞老人给宿舍号码为5的倍数的宿舍送了麋鹿礼包,然后感叹我宿舍231这个质数号码好难混啊。我在这里看到南京大学让人喜悦的包容,年轻有为的希望。春节的时候,南大的雪给小石球落了雪顶,成了寂寞如雪的笑哭脸。我在家里给家人看着南大微信和网上的推送拜年,知道天南地北的同学在南大一起学习生活是多么温暖难忘。我觉得南京大学的人就像一家人一样。
两个超市就在三栋楼下,打完球跑完步回来路上买一瓶冰镇的灌。那一阵子,课程设置的数学物理课程大都是基础的,几百年前的经典。GPA心心念念,为了多0.01个绩点就算跑一千跑吐了也是值得的,电磁学作业改六遍也是要改的,否则会良心不安的,会在杜厦图书馆学习都时而纠结的。虽然是基础课,并不是轻松如斯。好多同学纠结在老师所谓Too Boring的问题上,挣扎一阵子搞懂了,自嘲啊我终于听懂他在上课的开头在说什么了,可后面呢??
图书馆总是温度舒服,学习舒服,小憩舒服。物院男女比4:1,即便如此,到现在我也不认为自己认得出几个本院的女生。暑假到北京和新街口准备GT考试,不管到哪也是挂着南京大学大一大二本科生的牌子,我认为自己有本事做好,于是就做好了,虽然过程并非不坎坷。
在鼓楼校区这里,四大力学和统计物理渐渐上线,也有超导、非线性、金属与半导体这些上世纪以来的几个主流方向。我接触到自成体系的、相对完善的理论实验体系,有些深入学习的热情动力。初学,掌握全面知识已经应接不暇,也不会认真思考背后的框架本质问题。这些框架结构在日后的科研题目进程中一次次重复的想,令人倍感愉快的是,毕业的时候也没有完全清晰。我想这也是此后的工作核心所在。
我的物理知识,阅历,情感,记忆,正承自NJU,并将行之更远。
我的南大故事
冯美琪 生命科学学院
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在南京大学学习和生活的这四年里,我成长了许多。
在学习上,进入南京大学学习的四年来,本人刻苦努力,因此学习成绩一直保持优异,其间还曾前往美国代顿大学进行了为期一学期的交换,在交换学期期间也表现优异。为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提升自我艺术修养,本人还参与了 2017 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 “文科强化班 (艺术与文文化创意)”项目,进行第二专业研修。因此除了专业课程之外,也会根据时间 安排选修一些二专课程,同时还有很多参观展览、文创园等的机会,这些学习经历都让我受 益匪浅。
在学习之余,我也会积极参加校内组织的各种活动。我作为香港学生领袖江苏考察团志愿者,曾利用暑假时间,与其他志愿者一起,全程陪同香港师生在南京、常州、镇江等地进行连续8天的参访,向香港师生展现内地良好风貌,同时负责策划、联络、统筹组织等各项 事宜。大三上学期,我成为南京大学第一届台港澳交换生学伴团成员,负责帮助来到本校的 港澳台交换生迅速熟悉校园以及学习环境,为他们解答疑难。
在学生工作中,本人热心公益活动,加入生命科学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后,策划并参与了组织多次志愿活动。作为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文体部副部长,我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管理部内事务、与学生会其他部门做好沟通协调工作,且成功策划并参与举办多次文体活动。本人还在担任年级团支部宣传委员,热心帮助同学,工作认真负责,参与策划并组织多次年级活动,取得较好反响。
我还在大三上学期担任南京大学台港澳办公室学生助理,协助老师处理相关事务,这份工作带给我许多新奇的体验,让我学习到如何待人接物,也让我做事更加地严谨认真,是我一次宝贵的经历。
通过四年的大学生活,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更重要的是有了较快掌握一种新事物的能力。思想也变得成熟了许多,在与许多优秀的人交往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在这四年的大学生涯中,我对自己的认识更清晰,目标也逐渐变得明确,希望自己能够这样一直努力下去。
我的南大故事
黄瑜 生命科学学院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正值2019年高考,各行各业都在这个信息时代向这个重大的事情靠近。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讨论高考的意义是什么,其中包括了去一个好的大学,因为好大学有更多大师、优秀的同学、更好的资源……不得不说,虽然这个说法不全面,但是去一个好的大学确实是可以成为高考意义的一部分,对我来说南大就是这个意义。
回首过去,刚进入南大的情景还是那么记忆犹新:我记得那个帮我拖着箱子去报到处的学姐,我记得哥哥帮我铺床的背影,我记得看到新室友时的腼腆,我记得在方肇周体育馆听新生报告的兴奋,我回忆时鼻尖甚至能感受到军训时防晒霜的味道。时间充满魔力,它教会我成长、奋斗和陪伴的意义。
我的南大故事和一门课有关。
我来自贵州的一个小县城,在那个小地方常常被认为是“别人家的孩子“。我很庆幸能走进南大,能请教真正的大师、能和优秀的同学交流。大一的时候我以“都已经上大学了不可以再读死书”为借口,开始放松专业课程的学习。这样的后果就是成绩几乎在七八十分徘徊,然后我也接受了这样的自己,直到有一门课改变了我。因为曾经听学长学姐笑称过“生理生化必有一挂”,修生物化学课时我有点暗自较劲,想着别人都说他难,那我偏要学好。所以对于生化课,我认真听讲、课后认真整理、考试提前准备,结果意外地考到九十几,也收获了很多的知识。我是从那门课开始有“自己不应止步于此”的感觉,人一旦有了信念,后面的学习也就渐入佳境了。所以我的大学关于生化这门课,也关于自信,关于成长。
我的南大故事和一栋楼有关。
南大给我们提供了宽敞舒适的宿舍,可口平价的食堂,方便快捷的超市,清澈干净的泳池……但是我最爱的还是那栋名叫杜厦的图书馆。有人说大学应该做的三件事是:读书,带着思考读书,带着思考读很多很多的书。图书馆应该是每个南大青年四年大学时光中记忆最深刻的地方之一。我忘不了自己背着电脑去自习区温习专业课ppt的紧张,忘不了坐在休闲区的沙发上读《了不起的盖茨比》的悠闲,忘不了和一群人挤在在门口背诵近代史的嘈杂……所以我的大学关于图书馆这栋楼,关于思想,关于奋斗。
我的南大故事和一群人有关。
我听很多人说过中学时代的友情是最珍贵的,因为它纯粹。但是南大的四年过去了,我可以肯定的说,大学时代的友情也是珍贵的、纯粹的。我感谢在这里遇到人们:和我一起在迎新晚会上表演的小品小分队,复习到凌晨一点饿了一起吃泡面的室友,17年夏天一起留校煮火锅的饭搭子,在团委、社团、球队遇到的有趣的人们……所以我的大学关于这群人,关于青春,关于陪伴。
这就是我的南大故事:关于成长、关于奋斗、关于陪伴。